部分中小房企资金链断裂 深陷“高利贷”泥潭
在一南一北两座民间借贷“疯狂”的城市温州和鄂尔多斯,一些中小房地产开发商正吞食着高利贷的苦果。有报道称,鄂尔多斯一位开发商因资金链断裂而自杀,而温州当地众多中小房地产开发商与民间借贷资金更是纠缠不清,不少企业命悬一线。
押宝地产“高利贷”催化融资困局
10月10日,奥米流体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福财“跑路”后回到温州。孙福财回应表示,前几年,企业因订单多而向银行和民间分别借贷数千万元,用于扩大生产规模。但今年以来银根收紧,资金链出现了问题。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孙福财将流动资金大笔投向了土地和房产购置。
在温州乐清三旗集团董事长陈福财“跑路”事件发生后,浙江有关部门调查组调查发现,孙福财与陈福财两人的企业主要问题都源于“多元化扩张”。
电缆制造企业三旗集团在主业之外,短时间内投资组建了多家子公司,经营范围扩至塑胶、房地产、酿酒等行业。还通过子公司在江苏太仓购买了一个庄园,在江西高安购入一块土地。知情人士透露:“经营行业过多,投资战线过长,资金运作顾此失彼,企业面临极大压力。”
不仅上述两家企业押宝房地产,近年来,以民营经济为主导的浙江,传统的制造业利润日渐微薄,而房地产已经成为这些民营企业的发展重头。根据“2010温州市百强企业”排行榜,除2家房地产公司、6家建筑公司外,有50多家制造业企业涉足房地产开发,其中包括康奈、奥康、报喜鸟、德力西、人民电器等企业。
一位温州籍开发商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2003年看到房地产项目好赚钱,在江苏拿地开发别墅,前两年别墅销售情况火爆,资金回流状况良好,但自限购措施出台后,别墅销量跟不上,投资客也把资金投向民间借贷市场,企业资金链非常紧张。
温州中小企业融资危机发生后,有媒体报道鄂尔多斯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其中标志性事件是中富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老板自杀。
随着限贷、限购政策实施,保障房、公租房的建设以及房地产开发贷、个人按揭贷和银行信托融资的大门关闭。“现在房地产投资者的资金链紧张,压力确实很大。”温州市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副秘书长卓学宋说。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温州市法院了解到,今年1月到8月,温州市累计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数同比增长25.73%,涉案金额50多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仅8月涉案金额已达10.7亿元。
资金链断关联担保加剧连锁反应
近期温州,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本地网上论坛中,民企老板的“跑路”、高利贷都是人们热议的话题。
一位小贷公司人士称,他几乎天天都会听到新的事情发生:“今天听说有人跑路了,还听说有人把房子、车子抵押去筹钱……”
今年4月开始,温州部分中小企业的资金链出现断裂,有多达90个企业老板“跑路”。特别是温州企业之间的担保模式,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资金链断裂现象。甲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企业主“跑路”,乙企业为甲企业做关联担保,甚至还持有甲企业的股份,一旦甲企业主“跑路”后,乙企业主也不得不“跑路”,进而引发丙企业主“跑路”,这导致了温州“跑路”现象的连锁式蔓延。
受宏观调控等诸多因素影响,不仅温州地区,截至9月浙江嘉兴、金华、台州等地区,分别出现49起、30起、29起“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