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实名制不能包治百病,滥用隐患大

实名制不能包治百病,滥用隐患大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六部委联合部署的整治“两非”(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非医学需要的人工终止妊娠)行动,福建省的福州、厦门、三明等地近日纷纷要求药品零售企业在销售避孕药时“要检查登记购药者的身份证,建立真实完整的紧急避孕药品购销记录”。消息被媒体披露后,立即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但随着舆论批评之声增大,福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近日再次发文,取消了“实名制买避孕药”规定。

从北京奥运会期间的菜刀实名制,到火车票实名制、微博实名制,再到如今的紧急避孕药实名制,实名制之风吹遍中国大江南北。如果实名制买菜刀是为了防止少数人的过激行为、保障民众安全,火车票实名制是为了打击票贩子,让更多旅客能买到票,那么实名买避孕药的理由多少有些牵强。

计划生育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所以,大陆一直倡导人们采取节育措施,为了鼓励他们避孕,官方在一些地区对一些特殊人群甚至还免费发放避孕药、避孕套,但长期以来,中国人并不习惯于避孕,好不容易让他们增强了这方面的意识,实名制的推行,又无疑是对他们的当头棒喝。

更重要的是,购买及使用避孕药是公民的自由,属于公民的隐私权范畴,实名制买药涉嫌侵犯隐私权,实在是一项荒谬的做法。

由于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自己的私利,根本无视个人隐私权,如今的中国人已深受身份证、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被“出卖”的伤害。对于在民众个人信息保密和管理方面出现的漏洞,近年来已频频报警。

实名制在某些领域能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防止权钱交易等腐败的滋生,有利于社会的安全,但实名制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则。

尤其是在整个社会防伪、识伪能力较弱,造假能力较强的情况下,滥用实名制反而给犯罪分子留下机会和漏洞。君不见,利用手机、网络、银行卡的诈骗案每天都有发生吗?君不见,很多个人权益常常遭受无端侵犯吗?

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一切管理(包括行政)的前提应该是,如何维护公民的权益,如何让公民避免受到无端伤害,而不是为了某种临时目标任意侵权或给犯罪行为留空档。

实名制,请慢行。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