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走 麦田平 地方何敢擅动耕地?
近几年来,各地有关征地强拆的事件不少,更是上演了许多暴力强拆、自焚抗拆的不堪情景。耕地被征用的也不在少数。
虽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农村进城打工挣钱,但耕地仍然是农民赖以生存的主要收入来源。随着国家的发展和建设步伐的加快,对土地的利用越来越多,覆盖面也越来越大,已经从老旧住宅的用地扩大到城市周边人群住宅用地,扩大到耕地。有的人被拆迁能够拿到钱,有的人能够得到房,许多人因拆迁一夜暴富,有的人因拆迁流离失所。可是,耕地被铲,即便拿到一些补偿,钱总是会用完,让那些靠耕田种地为生的老农们以何为业?
近日,知名媒体人杨桐发布了一条标为“温总理刚走麦田就被铲”的微博,说的是温家宝总理第九次深入河南农田,到河南临颍、舞阳查看麦苗长势,但就在当天上午,总理还未走远,几十公里外的上蔡县蔡都镇景庄村数十亩绿油油的麦田便被推土机铲平。该县为招商引资的“上蔡中学”强征耕地近五百亩,多数农民未获分文补偿。
从上述微博的插图中看到,一图是总理蹲在麦田看绿油油的麦苗,身后围站着陪同官员,身旁同总理一样蹲着的看模样也不像麦农。而下边的一幅图里,麦田已经不是麦田,麦苗已然不在。路边,同样是蹲着的人,但却是几个眼神无助的农民,蹲在铲车旁。
那被铲平的不是麦田,是绿油油的麦苗,是麦农等待收获的希望。
据南方日报报道,该村村民21日证实“麦田已经被铲了50—60亩,而且多数农民未签协议未获补偿”,从未看到过征地文件,怀疑是当地“政府打着招商引资建上蔡中学的名义在非法征地”。而上蔡县教育局则表示“没有相关招商引资项目”。蔡都镇景庄村麦农遭遇的正是这种“无公告、无协议、无补偿”的三无强征。
其实上蔡县已经有多所中学,蔡都镇景庄村附近也有一所,但学生人数并不多,“招商引资”征地兴建信中学所为哪般?总用地面积231216平方米(近350亩)。学校规划建设180个班级,可容纳近万名学生,听起来好似大跃进。更重要的是,几百亩的基本农田,只有国务院才有审批权,当地政府作何解释?
这一次或许会是温总理最后一次以总理身份下河南麦田吧,不知总理看到被铲平的麦田和路边蹲着的无助麦农作何感想。当地政府官员面对温总理、面对公众时又如何能够坦然自若?
这一切不能不让人联想到利益链条下催生的腐败,冠一个能够让业绩闪光的名头,背地里满是铜臭味的权钱交易,却让普通群众黯然神伤,求助无门。
土地不是某个人的土地,耕地更不是谁说动便有权去动的土地,政府明令发文征用土地搞建设无可厚非,即便地方执行环节存在些许问题,国家可以给人民一个交代。诸如蔡都镇景庄村麦田被“三无强征”,相信已不是首例。在政府大力提倡反腐倡廉、加强中央对地方监管、加强土地使用管理的今天,这种强征土地的事会让人作何感想?不久之后的新领导班子如何处之?如何处理地方政府在政绩和民生这两个问题上的不善做法?中央对地方的监管如何更加有效、更加令普通群众感到政府对民生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