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自私多疑寡恩 马英九最该为败选扛责
“没有连任压力,但有历史评价压力。”这是马英九连任“总统”后时说的话。的确,搞政治一辈子、已走到政治生涯顶峰,除了历史地位,还追求什么?不过,民意如流水,曾经是“万人迷”的马英九,如今沦为票房毒药,一手葬送哺育他的国民党,成了“亡党之君”。
中国时报今天特稿说,严格说来,近8年来,马英九在两岸与外交上成绩不差。包括推动“活路外交”,称得上成果丰硕;与美关系也堪称3、40年来最好状态。给予我免签证与落地签证的国家(地区)更大幅增加到161个,较陈水扁时期增加了107个,几乎是过去3倍之多。
而在两岸关系上,更是从过去的冲突热点,转变为和平大道。在“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下,与“九二共识、ㄧ中各表”的原则上,开启了两岸交流的新时代,和平与稳定关系更是前所未有。只不过,这些“政绩”的基础,多少建立在对岸的“善意”基础上。
虽然“外交休兵”,但马英九在内政,或是党内问题上的表现,反而显得左支右绌,连串不得民心的政策,将自己身陷9趴“总统”的困境;“无能”、“花瓶”,早已是不分蓝绿的共同评价。
关键在于用人与沟通。当政策都操之于不食人间烟火的学者或者“奉公守法”的事务官手上,如果又不善或不屑于沟通,自然离人民愈来愈远。无视快速累积的民怨,马英九仍一意孤行的偏执,也为国民党埋下败亡的种子;马该为败选负最大责任,一点都不为过。
身为“国家元首”,马英九的施政悖离主流民意,而整个马团队也因为“近亲繁殖”,都得了“偏听症”,未能有效培植新秀并开发民间能量,为党挹注活水。8年执政,虽有丰沛的行政资源,但接班梯队却个个备感压抑;更离谱的是,马英九竟然完全没有培育人才,“立委”选将难觅,马朝政务官,如今安在哉?
在“总统”提名过程中,党内天王各有算计也挟带恩怨,党内完全无人出面调解打破僵局,马英九竟任由提名程序延宕,直到选前三个月才“确定”党的参选人。
“自恋自私、多疑寡恩、刚愎自用”的马英九成就了个人政治生命,但也注定国民党败亡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