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盟缘何突然不带叙利亚玩了?
正当国际社会静观叙利亚局势之变时,阿盟12日投下一颗“重磅炸弹”,宣布自16日起中止叙利亚的阿盟成员国资格。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国际社会轩然大波。阿盟突然“变脸”,从调停者陡然变成施压者,引发叙利亚政府和民众强烈不满。叙利亚驻阿盟代表愤怒地指出,“阿盟是按美国人的命令行事。”美国《华盛顿邮报》则赞赏道,“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游戏规则正在发生改变。”
新华网报道,无疑,叙利亚民众难以接受这种“陡变”,叙利亚成了今年继利比亚之后,第二个被阿盟中止成员国资格的国家。于是,数以万计的叙利亚民众按捺不住愤怒,纷纷走上街头抗议。他们高举国旗和总统画像,袭击了沙特和卡塔尔等国驻叙使领馆。路透社12日报道,部分民众手持棍棒和刀具,高喊“巴沙尔,我们为你牺牲我们的鲜血和灵魂”等口号。美国“福克斯新闻网”说,“对一个长期为阿拉伯事业浴血奋战的阿拉伯强国来说,这是对其自豪感的沉重打击。”
然而,这种“沉重的打击”得到了西方国家的赞赏。美国《华盛顿邮报》称阿盟的决定为“出乎意料的政治压力”,并援引卡塔尔布鲁金斯中心主任萨尔曼的话说,“阿盟转而接近奥巴马逼巴沙尔下台的立场。”甚至有西方媒体猜测,阿盟的决定是在为外国军事干预开绿灯。阿盟当初对利比亚的决定,就是为北约军事干预开路。
对此,叙利亚的盟友伊朗和黎巴嫩真主党也发出严厉警告,反对针对叙利亚的外国介入,“阿盟在利比亚问题上的决议曾为北约轰炸行动搭建了舞台。”伊拉克政府发言人说,“不要用这种强迫的方式,将叙利亚问题国际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东问题专家殷罡14日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说,“阿盟此举表明一种姿态,一定要让叙利亚执政党改弦更张,否则就改朝换代,但并不希望外来干涉使得局面失控。”
殷罡说:“1979年,阿盟曾非常严厉地取消了埃及的成员国资格,并把阿盟从开罗挪到了突尼斯。因为那时候阿盟认为埃及是叛徒;第二次是取消利比亚的成员国资格。卡扎菲几乎得罪了阿盟成员国所有领导人,在阿盟论坛上是为所欲为,嬉笑怒骂,遭人反感。叙利亚有可能重蹈覆辙,但会有些差别。叙利亚问题激化之后,阿盟曾经表示反对外来的干涉,出面调停,提出了一个 路线图,要求它停止暴力冲突,坐下来谈判、军队撤离城镇等。这种大包大揽的做法,其实是一种将西方军事干预阻挡在外的姿态。但方案出台后,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叙利亚执政党继续镇压,而反对派也没放弃武力抵抗。”
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的顾正龙研究员14日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认为,阿盟的决定“并不是说叙利亚就被阿盟开除了,它仍有机会回去。绝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对叙当局不能控制流血、冲突的局面极大不满和担忧。通过这一决定,阿盟敦促巴沙尔政权尽快控制住局面,放弃武力,同反对派对话。现在只是对巴沙尔施压,呼吁他下台,西方还没有发出对叙利亚动武的信号。”
确实,对巴沙尔来说,他面临的压力、挑战、威胁是空前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打击,但不是灭顶之灾。他需要想到一个万全之策,既稳定局势,又保全自己。但殷罡认为,这种可能性极小。
殷罡说,“巴沙尔如果停止镇压,街头示威就会蔓延升级,同时他必须承受反政府武装的暴力袭击。在这种情况下,巴沙尔政府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垮台,局面失控。”有传言称,巴沙尔想让出权力,重操旧业当医生,他个人这样做不是不可想象的,会在叙利亚内部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和政治变革。如果巴沙尔足够理智的话,可以把担子交给执政党,而不是他的家族。因为叙利亚复兴党是个组织很严密的阿拉伯现代政党,相当有包容性,主要成员是阿拉伯人。如果巴沙尔淡化个人角色,突出叙复兴党的作用。同时在国内进行政治改革,避免以国外为基地的反对派武装进入,避免外国军队的进入,避免地区陷入混战,局面还可能得到控制,除此之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