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酿“鬼城” 中国地方债务堪忧
韩国《朝鲜日报》9月2日载文《泡沫酿“鬼城” 中国地方债务堪忧——全球金融危机噩梦是否结束?》,摘要如下:
上月30日,记者来到中国广东省惠州市甲子路,只见铁门紧闭的“幽灵工厂”比比皆是。而2008年之前这里到处都是电子配件和生活用品工厂。曾生产开瓶器的工厂管理人说“两年前就关门了”,并做了一个快走的手势。附近工厂的职员说:“电子配件企业大都亏损。有的企业1.3万多名员工在短短三年里只剩下3000多人。”广东省佛山市服装企业职员李勇说:“因为出口不景气、工资上涨,很多服装企业迁到了东南亚。”广东省东莞市玩具企业总经理朱大林说:“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已经失去了竞争力。”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广东省还是中国的出口前沿基地。但是,服装、玩具、电子配件等依靠低工资的制造企业在美国、欧洲等主要出口市场景气低迷后,遭受直接冲击。
五年前,雷曼兄弟事件导致中国出口锐减、经济发生动摇时,中国政府出台了规模达4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扶持政策紧急灭火。此后在2009年至2011年,中国保持了9%以上的年增长率,外汇储备增至1.2万亿美元。但是,大规模经济扶持政策给中国经济带来严重的泡沫。由于经济扶持政策和出口好景使流动性大幅增加,中国的广义货币(M2)突破了100万亿元人民币。现在被称为中国经济三大雷管的房地产泡沫、影子银行(未受监管的信用中介体系)、地方负债都和流动性过剩有关。
房地产泡沫严重 “鬼城”层出不穷
北京发行的《新京报》上月31日报道称,原本被称为“奇迹中的奇迹”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已经沦为空空如也的“鬼城”。鄂尔多斯地方政府2010年过分相信煤炭业的好景,于是欠下巨额债务投建新城。政府原计划打造人口100万的城市,但现在只有10万人入住。每到夜晚,熄了灯的公寓像幽灵一样耸立。600多名清洁工因没有垃圾需要清理而徘徊在街头。市政府用于建设新城的资金达年财政收入的两倍以上。有推测称,区区一个地方政府的债务可能达4000亿元人民币。除鄂尔多斯以外,中国江苏省常州、浙江省温州和辽宁省营口等地也不断出现“鬼城”。无视实际需求的政策不仅使房价暴跌,还使地方财政恶化。
相反,中国105个主要城市的房价却连续五个季度上涨。北京、上海的房价已经超过纽约、伦敦。《新京报》报道称,城市居民收入只有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可见房地产泡沫非常严重。
但很多人分析称,房地产泡沫立即崩溃的可能性很小。中国计划将城市化率从目前的52%提升至70%。中国城市今后还需要进一步开发房地产供4亿农村人口居住。据悉,房地产担保贷款在中国商业银行总贷款中所占比率不到20%。因此有观测称,房价暴跌不会直接导致银行出现坏账。
中小企业利用典当行筹款
河南省《大河报》最近报道称,今年第二季度典当行销售额环比增长20%左右。云南省一家媒体也报道说,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典当行生意兴隆。典当行90%的顾客都是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中国典当行繁荣发展是因为金融体系落后。包括五大商业银行在内的16家上市银行全都紧握资金。如非国有企业或大企业,跨过银行门槛比登天还难。
最近影子银行问题凸显,也和这种金融体系有关。中国大型银行发放贷款的比率只能是存款的75%,其余25%必须作为无收益资产放置。大型银行为避开这一限制规定扩大收益,纷纷成立投资公司等各种招牌的影子银行。信托公司利用高利息理财商品放债。他们吸引银行顾客投资,然后贷款给负债比率高的地方国企或信用低的中小企业。他们还与地方政府合作,投资项目融资(PF),助长了房地产泡沫的形成。这种影子银行的规模达20万亿至36万亿元人民币,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0%至70%。北京经济研究所的一位相关人士表示:“一些信托公司或许出现破产。”但中国银行法规定,大型银行只要对投资信托公司的资金做损失处理,就不必承担连带责任。因此有分析称,影子银行崩溃对整个经济的影响是有限的。
中国经济学家:地方负债是“定时炸弹”
《经济参考报》和厦门大学面向43位中国经济学家进行了有关“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的调查,其中63%回答是“地方负债”。他们认为地方负债问题严重的原因是规模和解决方案不明确。中国国家审计署公布的2010年底地方负债规模为10.7万亿元人民币。但并未公开负债偿还率和延期偿还记录,从而引发各种猜测。各方提出的地方负债规模都不同。彭博社预测是15万亿至16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前财政部长项怀诚认为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地方负债大都用于投资社会基础设施,期待收益率低。也就是说,偿还起来并非易事。再加上房地产泡沫和影子银行,使问题更难解决。国家审计署从今年8月1日开始出动8万多人开始对地方负债规模进行仔细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