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严刑竣法就没有健康的市场秩序
资本的本性是贪婪的,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资本的共同特征。在法治社会,资本追逐利润的底线是不能践踏法律与市场秩序。企图用道德去约束人格化的资本只能是天方夜谭与镜花水月,唯一可行的思路就是严刑竣法。没有严刑竣法,不但不可能有健康的市场秩序,甚至不可能有真正的市场经济。
中国股市乱象丛生,久病不医,已经大大降低了资源优化功能与市场运行效率。早已成年的中国股市之所以仍然像一个巨婴,一个根本原因是法治不彰,市场的违法成本过低。康美药业有组织、有预谋地持续造假达到886亿,是举世震惊的美国安然公司财务造假金额的20多倍,但对康美药业的处罚却只有60万元罚款,对主要责任人的罚款也只有90万元,罚款总额只为美国执法部门对安然公司财务造假案各类罚款和赔偿金额的五万六千分之一。这样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的违法成本不可能对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形成强大的制度威慑,恰恰相反,倒很像是对财务造假行为的默认、纵容甚至鼓励。
市场经济的要义和精髓是法治。上个世纪末,中国开始进行大规模增值税改革,但虚开增值税发票的现象比比皆是,严重扰乱了税收秩序。2001年,广东省对一批虚开增值税发票并分别给国家税收带来千万元以上损失的罪犯处以死刑,极大地震慑了虚开增值税发票的犯罪行为,市场秩序迅速好转。酒驾问题一直是困扰整个社会的重大难题,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无辜者被酒驾夺去生命,但从2011年5月1日酒驾入刑后,酒驾现象大幅减少,交通秩序显著改观。这两个例子充分说明,法律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法治却是万万不能的;只有严刑竣法,才能有社会秩序,也才能让大多数人从国家的法治建设中受益。
中国股市发展到今天,已处于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最高权威,是市场繁荣的基本底线。《证券法》是股票市场乃至整个资本市场运行与发展的根本大法,没有严肃、严谨、严厉、科学而又能充分体现社会发展趋势的基本法律制度,股市的运行边界就很难确定,市场的发展秩序也很难建立。
不违法、不造假——这是股票市场对上市公司的最低要求,也是二级市场投资者的最微弱呼唤。但中国股市的现实却一再表明,财务造假的空间是无限的,没有最高,只有更高,造假金额不断被刷新,在这种情况下,对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的处罚金额就不能是有限的,而必须严刑竣法地予以重罚,至少应该是造假金额的倍数,同时追究主要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不如此,就不能严肃而有效地惩戒违法行为,就会给违法分子践踏市场底线留下巨大的制度漏洞与法律空间。
如果在一个市场上,财务造假的收益巨大而成本极低,那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财务造假的行列之中;法律没有锋利牙齿,不让财务造假等违法者倾家荡产并且把牢底坐穿,市场秩序就很难真正好转。在提高违法成本方面,《证券法》应当合理、合情、有力、有度,非常有必要借鉴国际股市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与规范,为中国股市生态环境与发展秩序的根本好转祭出长治久安的法律重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