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宝”们年后收益下滑分析及理财思考

“宝”们年后收益下滑分析及理财思考

  就在一个月前,余额宝的收益率已逼近7%大关。但春节之后,包括余额宝在内的多款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收益率却一路下滑,上演了一出集体跳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业绩跳水原因解析

  2014年以来,互联网理财江湖热闹非凡,“利率市场化”的盛宴大有提前到来的趋势。然而,节后盛宴似乎已然结束。如下表显示,节后“宝”们收益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宝”们缩水缘于任何投资产品的收益都是由其资金运用方向决定的。以余额宝为例,对接的是天弘基金旗下的“天弘增利宝”,其本质就是货币基金。

  货币市场基金的资金主要投资于短期货币工具如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定期存单等,而其中投资的大头是放在银行的协议存款中的。信息显示,余额宝其资金总量超过80%以上都是投资于银行协议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因此,银行的协议存款利率的高低对余额宝的收益多寡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协议存款利率高,余额宝的收益自然高;协议存款利率低,“宝”的收益也会相应下滑。那么银行的协议存款利率又与什么相关呢?那就是同业拆借利率。

  我们不妨把“钱”看做一种商品,利率就是这种商品的价格。我们知道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供应紧张价格高,反之价格低。反映在“钱”这种特殊的商品上就是利率的高低变化。在春节前,各家公司企事业单位忙着结算、发年终奖;个人忙着采购年货、准备红包,这使市场对“钱”的需求猛增,资金面紧张,“钱”的短缺导致其价格上扬,同业拆借利率随之上扬,导致协议存款利率也随之水涨船高,以协议存款为主要投资方向的余额宝的收益率也由此大幅走高。而在节后,市场资金需求下降,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也随之回落,对应的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也就会相应下滑。由此可见,余额宝以及各类相似产品的收益回落是正常的市场现象。

  100万元限额真相

  知道了各类理财产品的资金运用方向,也就知道了此类产品的收益范围、特点及相应的投资策略。还以余额宝举例:余额宝单个账户的资金上限为100万元,每月转入资金不能超过20万元;为什么要设置这样的限额呢?

  货币市场基金的优势就是其较高的流动性,余额宝规定100万元资金上限,其实体现了对概率论“大数定律”的敬畏和担心。就像抛硬币时,当抛的次数达到一定“大数”时,硬币出现正面与反面的次数大体就是50%对50%。余额宝也无时无刻不在对这近5000万客户“今天是要转入资金,还是转出资金”做着密切监测。当监测数据达到一定规模时,相应的资金流入与流出的规律也就呈现出来了。而这种规律可以指导基金操盘者的操作,从而在保证流动性的同时,争取收益的最大化。

  “大数定律”在此更多体现为一种对日益膨胀的客户随机性行为的提前预判。余额宝账户资金可以直接去网购、转出到支付宝余额甚至通过银行提现,而这一切都依赖所转入资金的性质。实际上,任何货币基金管理者都担心,这些资金大量涌入后,会否在短期内又大量撤离;是否对大量撤离做了足量的准备。上限的设立,从某种程度上讲,更有利于对余额宝内资金进入、赎回规律性的把握。这样才能有效保障基金的流动性需求。

  潜在危机

  余额宝的最大优势是资金净流入,目前的高收益以及一些后知后觉的跟风者还在保障着它的净流入。但随着节后高收益光环的逐渐褪色以及同类竞争者的不断入场,净流入不可避免的将会减少。一旦净流入停止,余额宝的流动性管理将是一个让任何固定收益团队都感到头疼的难题。天弘增利宝的历史不长,一夜成名后是否有足够多的沉淀还需后面的证明。

  余额宝的另一重压力来自于T+0。随要随取固然方便,但是阿里方面为此却要承担一个天文数字的垫资成本。货币基金通常需要T+2日赎回到账,但为了方便互联网用户的体验,在余额宝为T+0,但是在后台的结算仍是T+1,这中间往往需要基金公司垫付资金,从而产生成本。随着余额宝的体量不断膨胀,需要的垫资成本也在不断加大,垫资成本也会因之水涨船高。按照100亿元货币基金需5亿元垫资准备计算,这就意味着支付宝需要为数千亿的余额宝准备百亿元的流动资金。不过,相信阿里集团的强大实力,会为此做出合理的准备。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