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理财坑爹手法揭秘:银保产品请你吃"麻麻鱼"

理财坑爹手法揭秘:银保产品请你吃"麻麻鱼"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是世人都知道的经济学原理。

  但是除开你自己操作失误、金融危机等一些难得一遇的"倒霉事",你也有可能越理越穷,甚至倾家荡产。原因就是一些金融机构、投资产品太"坑爹"了,信息发布不透明,夸大收益预期误导投资者,稍不注意,投资理财就会"步步惊心"。在此,我们呼吁金融机构能本着对客户负责、对产品负责的态度,在推荐销售产品时增加透明度、减少误导;我们也希望读者朋友看完以下的故事,能提高警惕,主动防范。

  坑爹典型之

  银保产品请你吃"麻麻鱼"

  常见手段

  在银行大厅,本来想办理一个普通的存款或者买个稳健的理财产品,但是某些业务员说:"哎呀,这个产品收益高。"你一眼红马上签约,等白纸黑字落定发现你买的竟然是某款保险,那收益率肯定低得超出你的想象。但是你只能哑巴吃黄连,啥都说不出了。

  故事重现

  年初时,李小姐想把装修剩余的几万元钱办理一个零存整取业务。刚到银行就有工作人员接待她说购买某款产品,收益率比银行定存高多

  了,不仅是零存整取而且还赠送一份保险。"我一听,心想各家银行理财产品多,收益率高还送保险,就签字购买了。"偶然一天,李小姐在报纸上看到一个老太存的10万元存款竟然有一半都买成了保险产品,就拿出自己的合同看,才知道自己也遭遇了"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自己的存款账户上数额居然为零。因为自己白纸黑字已经签了购买合同,只有哑巴吃黄连,没法跟银行理论了。

  教你擦亮双眼

  首先,在银行网点遇见营业员问清身份,是银行职工还是保险公司业务员。

  其次,认真看清产品说明。一些银保产品,风险提示的字号远远小于宣传收益的字号,有的说法含糊,并未明确预期收益不能作为承诺。

  此外,看你是否有提前终止合同的权利。有些产品就是中途不能取款,这会严重影响你资金的流动性。还有些产品宣称没有认购费用、申购费用、赎回费和手续费,但是这些都已经在收益率当中扣除了,给你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

  最后,一定询问风险高低。切记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高收益背后必然是高风险。

  坑爹典型之

  券商集合理财让你亏到心痛

  常见手段

  比如一些券商集中报告中预测A股1年的走势会先抑后扬,先超配消费类股票再超配周期类股票。但是也许市场的走势和这样的预测相反,听信了券商的基金经理们或被动、或主动地成为券商研究报告的散户就会深深套牢。

  故事重现

  现在回头看2011这一整年的行情,王超觉得自己被"坑"了:"我一度幻想下半年有一波行情可以上3000点解套呢。"但事实上今年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中除了货币型产品"独善其身"、债券产品收益尚可以外,股票系和混合系的产品基本上是"惨不忍睹",股票型产品大部分收益在-10%以下。

  王超说,他这一年里听了几个券商的投资报告会、讲座,大家都很热烈地推荐新兴产业领域、大消费类、医药板块类,还说股市会有反弹,甚至告诉我们一些个股依然可以建仓。看到券商看好行情,投资者肯定也有信心。可是今年就是被机构的想法一次次忽悠,一次次看到指数下跌,现在谁能知道底在哪儿?

  教你擦亮双眼

  散户在股市中一直是弱势群体,跟随机构的走势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