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专设闲职”何以形成“制度”

“专设闲职”何以形成“制度”

浙江永康:一些单位专设闲职,据老干部爱好安排。近日,浙江永康公布了该市“吃空饷名单”,192名长期“在编不在岗”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被公开点名。几种吃空饷的现象中,“中层正职退二线”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为了安顿退二线的老干部,很多单位还专门设置了一些闲职。永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胡天忠表示,目前永康有“十大员岗位”,可以根据老干部的特长和爱好来安排。(5月18日《中国新闻周刊》)

为了让老干部们安度“晚年”,一些单位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发明了“十大员岗位”之类的“专设闲职”。“专设闲职”,这个词儿有趣,简直比“特供食品”还牛。单从字面上,很容易就能想象出这些职位上的官员们的工作状态。古人梦寐以求的“富贵闲人”式幸福生活终于变成了现实,时代果然进步了。

近年来,政府机构臃肿不堪的问题屡遭公众质疑。辽宁铁岭有9个副市长20个副秘书长、河南新乡有16个副秘书长、贫困县湖南平江有10个副县长4个县长助理的“小道消息”相继在网络上踢爆。见识了“专设闲职”后才知道,某些地方的副秘书长、县长助理一类的职位顶多算个常规“闲职”罢了,跟“十大员岗位”这类“专设闲职”相比,无论是“清闲度”还是“舒适度”都天差地别。

机关事业单位中竟然有“专设闲职”这种设置,也难怪政府机构日益臃肿。问题是,既然政府知道有些职务是“专设闲职”,为什么还要故意设这些职位,甚至还形成了一套心照不宣的“运作机制”?这不是拿纳税人的血汗开玩笑嘛。有多少“专设闲职”为干部们而设?纳税人究竟供养了多少类似的“专设闲职”?如何深化改革,建立一个精简高效的责任政府?期待这些问题能够早日得到解答。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