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有点烦
农夫山泉最近有点烦,今年3月被曝喝出黑色不明物、棕色漂浮物以及“水源地垃圾围城”等消息,近日又有消息称农夫山泉生产产品标准倒退。4月9日,有业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农夫山泉瓶装水的生产标准还不如自来水。
“农夫山泉有点甜”是家喻户晓的广告词。其实,农夫山泉不仅是有点甜,还有点贵,它通常比市面上的其他矿泉水更贵一些。记者调查发现,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执行的是浙江“DB33/383-2005瓶装饮用天然水”标准,该标准中关于有害物质的限量甚至宽松于自来水。如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砷、硒含量需小于(或等于)0.01mg/L,而浙江瓶装饮用天然水标准则为小于(或等于)0.05mg/L即可。而镉的限量,前者要求小于(或等于)0.005mg/L,后者为小于(或等于)0.01mg/L,要求放宽了一倍。果真如此,我们何必花钱买昂贵的农夫山泉,直接从水龙头装自来水得了。
这里有农夫山泉违规之处。按照国家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生产企业所在地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组织生产经营”,而在原产地为广东省河源万绿湖的农夫山泉居然执行的是浙江标准。中国企业按照自己的标准,给外国人供应食品,他们会答应吗?当然,这里更有农夫山泉霸气之处。浙江饮用天然水的标准,起草单位为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公正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农夫山泉是唯一一家企业,而在广东的标准中,一共有3家饮用水和饮料企业参与制定。农夫山泉霸气可见一斑。
其实,哪怕是多几家企业参与制定标准,也并不能让消费者放心,何况,是行业中的农夫山泉一家来制定呢?我们目前的行业标准现状是,行业标准被行业中的企业自行绑架,而且往往就是行业中的几个巨头企业绑架。饮用天然水的标准很低,奶业标准同样很低,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认为,我国现有的奶业标准全球最低。数据显示,目前标准乳蛋白含量从1986年的2.95%, 降到了2.8%,菌落总数则从2003年的每毫升50万下调至200万,均为历史新低。在丹麦、新西兰,在几乎所有的乳业大国,生乳蛋白质含量标准都至少在3.0以上,而菌落总数,美国、欧盟是10万,丹麦是3万,更是严于中国多倍。这个超低标准的形成,按照王丁棉说法,是因为标准“被个别大企业绑架”。
别把公众和消费者当作傻子、聋子,将比自来水更差的山泉水卖给他们,把劣质牛奶卖给他们,指望他们不会吭声?他们会选择用手和脚投票的。看成千上万的国民出国买奶粉就知道行业巨头自娱自乐并不是一件好玩的游戏。农夫山泉被曝光后,如果不加以整改,我看“有点甜”迟早会变成“有点烦”,最终会演变成“摊上大事”的。
这些行业标准如此之低以致坑害消费者,关键是要打破行业规则制定的垄断权,政府监管部门必须负起责任来,不要与行业巨头一起合谋制定低标准,以此来获取寻租利益或者是保护地方政府税收。食品行业的标准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与公众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因此,行业标准理应由政府部门、企业、第三方专家和媒体人士、公众代表一起参与制定,并在正式实施前进行听证,接受公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