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炒“蓝筹股”并非价值投资
进入2017年,出现了一种炒蓝筹的趋势,从一定意义上讲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近期出现的在高位连续恶炒“蓝筹股”的现象,则是一种给无数投资者制造陷阱,对整个市场实施绞杀的行为,是一种更为可恶,更为阴险的行为,这种行为远比几个恶庄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危害大。
一个贵州茅台,市值竟然炒到接近6000亿元,准确说茅台酒、茅台酒消费本身就是畸形社会、畸形消费、畸形人格的产物,而贵州茅台股票,则是机构在所谓价值投资的旗号下,对普通投资者的一种鼓噪和绞杀。
工商银行作为宇宙大行,如果不是原来的垄断,如果不是国有机构捧场,如果不是凭借垄断地位形成的巨大吸纳作用,它们何以走到今天的位置。如果放开民营银行的发展,如果给新型金融机构以更多的生存空间,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还有多少人会眷顾这些所谓的国有大行。可以搞一个调查,现在的年青一代,新青年一代,还有多少人会将金钱存到这些国有大行,还有多少人会使用和购买他们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恶炒蓝筹股,并不是价值投资,而是更恶劣的操纵市场,粉饰太平,屠杀普通投资者,给中国股市,中国股民带来的是更深重的灾难。证监会对此暗中窃喜,视而不见,何因何为?我不清楚,但一定有人清楚。
如果放开眼量,为什么在中国传统型、垄断性、资源型的股票得到追捧?得到恶炒?为什么新经济业态的企业远走他乡?为什么那么多的富人?那么多的精英人士背井离乡,出走他国?难道他们都是不法之徒吗?难道我们不该从体制上、文化上进行反思吗?为什么保护投资者的青天大老爷,成了坑害投资者的害人精?难道我们不该从体制上进行反思吗?为什么我们前一刻讲,加快IPO是为了消除堰塞湖?同时又制造出更大的堰塞湖?进而现在又讲服务于实体经济。难道我们就是这样不断欺骗愚弄投资者,保护投资者利益吗?
穆满起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