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应当尽快暂停
波诡云谲。市场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人气已经烟消云散,投资者与新一届监管机构的蜜月期也已经结束,迷惘和失望的情绪正在扩散,笼罩着投资者与整个市场。在市场的不利因素显著增加的情况下,监管机构应该做的,就是尽可能地稳定市场预期,减少市场的不利因素。在这方面,我认为当务之急是三个方面:一是暂停股指期货,在目前的非常时期,特别是美国总统盯着中国股市打贸易战的情况下,中国不能主动提供做空股市的工具。二是暂停IPO,给市场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并提振市场信心。三是对康美药业等财物造假的上市公司,在调查结束后立即启动投资者损害赔偿机制,以大幅提高财务造假的违法成本和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和信任,还市场以真正的公平和公正。
在我看来,IPO之所以应该尽快暂停,主要源于六个方面的原因。
1、IPO常态化是上届监管者戕害市场和投资者的标志性口号,也是权力寻租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刘士余主动投案以后,新一届中国证监会应当对此作深刻的反省与反思,并认真查找监管漏洞,不能不加思考地接过IPO常态化这一违反市场供求关系的错误观念和发展理念,继续向市场倾倒垃圾。
2、近年来上市的企业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存在着比较普遍的财务造假现象。从年初的天雷滚滚,到年报219家上市公司非标,说明审核制这个环节不过是走过场,根本不能发现和堵住财务造假的巨大黑洞。监管机构亟需对这种审核体制进行改革,不能听任监管黑洞无限扩大。
3、市场上大小非的巨大堰塞湖已经形成,这是市场的长期隐患。监管机构不能过于偏爱一级市场的融资者而忽视甚至虐待二级市场的投资者。
4、IPO环节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而又完整的灰色链条,寻租空间极为广阔。新一届监管机构应当彻查这个灰色地带,而不应顺理成章地延续并利用这个寻租链条。
5、科创板的注册制实施在即,如果继续按审核制发行股票,中国股市就将出现双轨制,而双轨制的特征恰恰是劣币驱逐良币。暂停IPO,等科创板的注册制取得成功后再推广到其他板块,更有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而且,科创板的推出需要牛市氛围,科创板本身也将有大批企业IPO,如果在条件不具备时贸然推出科创板而导致其他板块暴跌,重新引发股票质押爆仓,那就极可能导致中国股市乃至中国金融的系统性风险,出现全盘皆输的最坏局面。
6、中国股市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是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在这种变幻莫测的国际环境下,迫切需要凝聚市场共识,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监管机构应当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自身责任,不能为了某些非市场因素而损害整个市场和投资者的利益。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股市现阶段仍然在危机的边缘徘徊,一招不慎就会满盘皆输。市场的人气已经降到了新一届监管机构上任以来的最低点,听任这种人气继续下滑,将给市场带来难以估量的不良后果,这一点,政府和管理者都应该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和有力措施,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