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骨痹汤加昧方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椎病是否可行呢?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9-18 11:03
标题:
骨痹汤加昧方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椎病是否可行呢?
近年来,有关颈椎病发病机制的颈部肌肉在颈椎病发病中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颈椎的运动及不同姿势需要肌肉或肌群的外源性支持,神经与肌肉的协同作用不仅提供了颈椎的生理活动,而且维持着颈椎的稳定。颈部肌肉组织急慢性损伤、炎症感染、不良体位与姿势、精神过度紧张等因素,可造成颈椎周围肌肉肌力减弱,颈椎动力性平衡系统遭到破坏,形成动力性平衡失调,一方面加速了颈椎的退变过程;另一方面使颈椎受到不平衡的牵拉,破坏了颈椎正常的稳定性和灵活性,进而影响骨关节问的平衡,导致颈椎的结构性变化和不稳即关节突关节错位、椎问隙变窄、椎间孔狭窄及颈椎的一系列不稳定现象,即静力性平衡失调。因此,在颈椎病发病过程中,随时间推移,发生颈部肌肉、韧带、椎问盘和颈椎骨等不同层次的病变,而初发症状多为肌性症状,如头颈、肩背部疼痛不适,活动受限查体见颈肌紧张度增高,椎旁、肩胛内上角、肩胛间区压痛,影像学检查见颈椎不同形式的移位,多由颈肌痉挛或挛缩等长期的不良应力使颈椎内外平衡失调所造成的。以上关于颈椎病发病的新机制,是药物治疗能够起效的理论基础。
骨痹汤是已故北京老中医关幼波先生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的经验方,由白芍、木瓜、威灵仙、生甘草组成。笔者在该方基础上新增川芎、三棱、莪术、延胡索以加强活血化瘀之力。
临床症状前后积分变化也说明该制剂虽对颈椎各项症状均能缓解,且对颈项强痛等的改善尤为理想。分析其可能的机理,认为与骨痹汤加味方活血化瘀作用有关。研究提示,活血化瘀作用的靶点在软组织肌肉,能消除炎症、缓解痉挛,对后期形成的粘连、疤痕、挛缩等也有较好的作用,可通过改善肌肉病变而调整动力失衡,进而改善静力平衡,使局部刺激或压迫得以解除,这是该方治疗颈椎病的机理所在。前面讨论了颈型颈椎病主要病变在颈部肌肉,骨性结构变化较轻,而神经根型相较而言骨性退变较重,所以,临床观察治疗颈型比神经根型效果好。因此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仍需配合必要的牵引、手法复位等理疗手段,以纠正骨性结构的变化,而颈型单独使用本方即可。
欢迎光临 看世界中文网 (http://brasman.free.fr/bbs/)
Powered by Discuz! 6.1.0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