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网购“掏、淘、 逃”:四剂解药缓解“淘上瘾”

网购“掏、淘、 逃”:四剂解药缓解“淘上瘾”

  在即将过去的2011年,或许有很多事情是你觉得后悔的,那拥有一个淘宝账户之类会算是其中之一吗?有很多事情是你觉得庆幸的,那拥有一个京东商城账户之类会算是其中之一吗?也许网购在即将过去的2011年给你带来了很多快乐或者不愉快,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你自己或者你身边的朋友同事,已经越来越多地加入到了网购的大军当中,切身感受到电子商务的春风迎面袭来。

  在众多的网购消费者中,一定会有不同的网购经验和体会,而对于网购所带来的问题,也引发了社会上不小的讨论,但对于消费者而言,必然会划分了众多的网购习惯的类别,沉迷网购的、理性对待网购的或者完全对网购不感冒的等等,也许对不同网购人群的剖析或者能够折射出当下网购的真实状况。

  

  掏——

  严重超支型

  人物:张敏

  身份:公务员、新手妈咪

  网购资历:六年

  网购经验:

  一年网购总开支3.2万元,占个人购物支出的半数以上,远超过了个人预算。开支最大的项目是网上代购婴儿奶粉,总体感觉3.2万元花得还算值,但也买了很多没用的东西,明年希望可以控制在2万元以内。

  网购心得:

  张敏网购的历史比较久了,起初多是在网上购买图书,价格比实体书店便宜3-4成,而且不用自己辛苦背回家,所以网上买图书的习惯张敏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即便是逛实体书店,她也能控制住,选好书目回家上网买。

  在网上购买衣服、杂物、食品等,是近三四年的事情。网上买的衣服确实便宜,但张敏也经历过“便宜没好货”的阶段,几块钱一件T恤,十几块钱一条裙子,这些远远低于市价的商品吸引了张敏,“收到货品之后发现质量很差,毫不夸张的讲,当抹布都嫌不吸水”。经过几次这样的教训后,张敏会到一些论坛里寻找网友推荐的、具有良好口碑的网店,在网上搜索的网店,会注重看网友给的评论再做判断,不再唯低价论。

  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牌商家进驻网上商城,或是开设自己的网店,张敏转而倾向于选择这一类商品,一般网店的商品较实体店要便宜,当然部分款式会旧一些,但在张敏看来,折扣的基本款还是值得买,此外还有一些网店专供的款式,与实体店的类似款式相比,价格也要更实惠。

  前年张敏搬新家时,软装饰的很多内容都是她在网上购买的,此前她也跑了不少家装用品店,甚至海珠广场的工艺品批发市场,发现网上部分价格并没有批发市场便宜,但比家装用品店要便宜,而且选择的余地大,不用到处奔波寻找,相当方便。准备怀孕的期间,张敏和先生都相当注重饮食,也是通过网络购买了很多原产地的五谷杂粮、有机食材等。

  此前张敏总体上还是比较克制的,每年的网购开销一般不会超过1万元,但今年怀孕期间,以及生完宝宝后,张敏形容自己“购物欲突然大增”。因为之前就对比过实体店的妇婴用品,网上确实是要便宜很多,所以定下了网购计划,预算这部分的开销要控制在1-1.5万元左右,但张敏发现一旦买开了根本收不住手,“看育儿类的书籍、节目有推荐的东西,就会去网上搜,在论坛里看到其他妈妈晒单秀宝贝,也会忍不住跟风去买”,结果买了很多计划外的东西,单在母婴用品一类上的网购支出就将近2.5万元,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没有用得上,“太浪费了”。

  张敏总结,还是要明确自己的实际需求,根据这个需求再去网上购买相应的商品,以免头脑发热,最好在购物前能做一个详细到具体商品的预算,预算外的坚决不买,以控制无谓的购物需求。

  南方日报记者 钱玮珏

  淘——

  精挑细选型

  人物:小卢

  身份:网络工程师

  网购资历:五年

  网购经验:

  小卢根据自己的网购账户统计得出,2011年自己的网购总开支在1万元-2万元之间,占据了他个人年收入的10%左右,按照他自己的看法,这个比例还算是在“健康”的范围内。按照小卢的消费记录,他最大的一笔网购开销就是在国庆节期间通过网购了外出的机票,由于抢到了特价票,小卢一直为这次网购机票的经历沾沾自喜,展望明年,小卢认为网购的预算并没有一个固定值,按照他的说法,只要自己能控制好自己,就算是套房子,只要自己需要而且网购够划算的话,为什么不选择网购呢?

  网购心得:

  “无论是网购还是在线下购买,最终的目的是要用最合适的价格买到你最想要的东西。”小卢认为,网购只是一个工具,而能否很好地利用这个工具,还要看消费者本身是否足够的理智。小卢以自己为例,有一次小卢在逛商场的时候发现某个品牌的男装在搞特价,价格一下子打了五折,比平日的价格要节约一大截,而且优惠期只剩下最后一天了,心动的小卢挑选了好几件都是自己喜欢的款式,正当小卢准备直接购买的时候,他想起了网购的这个渠道,小卢马上用手机登录了同一品牌在淘宝商城的官方网店,发现原来同样的优惠也在网店上面进行中,而且优惠力度更大,还有额外的礼品赠送,并且优惠期也还有好一段时间才结束,得到这个消息后,小卢就并不急于在线下实体店购买了,而是可以选择通过网购来慢慢挑选,防止了冲动消费。

  同样的例子还有来自机票的购买,小卢在国庆节期间希望购买机票外出旅游,由于处于高峰期,机票在线下和线上购买都没有折扣,但是小卢发现通过航空公司的网站进行购买来回程机票的话,就可以获得额外的5%的价格优惠,这对于小卢来说无疑也是可以节省一笔不小的开销。小卢认为,充分利用网购的特点,准备网购前多进行价格对比和考虑,就可以让“网购”真正成为自己的“生活好帮手”。

  

  逃——

  逐渐冷淡型

  人物:陈先生

  身份:职业撰稿人

  网购资历:六年

  网购心得:

  在即将过去的2011,陈先生用于网购的开支为1万多元,占日常开支的五分之一左右,这个开支完全在陈先生的控制之内。这一年,陈先生网购的最大项目是笔记本电脑一台,约4000元,和实体店相比便宜了700元-800元。对于来年网购计划,陈先生觉得自己网购中花的钱并不多,所以可以在今年基础上增加10%-20%。

  网购心得:

  陈先生是比较早体验网购的群体,早在2005年的时候就开始频繁在网上买东西,期间甚至还开过一个小网店多角度地体验了一把。但近些年来,陈先生对于网购的热情却处于逐渐消退的状态。“今年和去年相比,在网上购物的确少了很多,去年光网购我就花了差不多三万多块呢?”谈及其中的原因表示,陈先生表示最主要的原因是“网购很累”,“现在和原来不一样,网上的店家实在太多了,尤其是淘宝这样的C2C平台,一个关键词搜索下去,相关的产品网页至少也有几十页,虽然现在按价格、按区域、按信誉等排序的手段已经很方便了,但是一家家比下来还是很容易让人看花眼,更别说后面还要和店家在旺旺上就价格、包邮等问题争论半天,买个几百块的东西,动不动就要几个小时的时间,实在有些费力又费心!”陈先生表示,他不是没有尝试过不询价直接拍下货品,但是仅有的几次尝试结果却都不太理想。“买前没问清楚、讲明白,结果收到的货品型号不对、颜色不对、质量不行都碰到过,后来退换货又要扯皮,真的还挺麻烦的。”

  但即使如此,陈先生仍然对于网购这种形式十分认同,“网购本身还是很好的,省掉了店面成本,很多产品真的便宜了很多,但是根据我的经验来看,在网上还是买那些标准化的产品,向电脑、手机、数码相机或者数码配件之类的比较合适,因为质量评价的标准比较客观,不容易引发争议,但是买衣服、包包、鞋子什么的就真的不是太好,网上照片拍得很美,货收到了却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的情况我就碰到了不少,而且买这些个性化的产品最花时间,真的有些得不偿失。”不仅如此,陈先生同时还表示,他个人对于现在正在走红的B2C商城比较看好,“正规的网络商城还是要比个人小商家有售后保证一些的,今后我应该会多到京东、亚马逊、当当网这样的商场网购的。”

  不过,陈先生同时也认为,网购虽然方便快捷,但是就体验和服务水平而言仍然无法和传统零售相比,因此他明年会适当控制网购的开支,“还是多花点时间陪家人逛逛街吧,这不是买不买东西的问题,而是人和人感情维系的需要,这方面网购是很难取代的。”

  南方日报记者 程鹏

  观点pk

  焦点问题:我们是否因为网购而更加乱花钱?

  yes:网购就是容易乱花钱

  家住海珠的李女士早几个月一度痴迷于网购和手机团购,但最近却决定痛改前非——原因很简单,因为网上花钱都是小笔小笔的出,一不留神就成了大负担。“我上个月不小心就刷了上万元的卡数,可是我一个月工资才6000多元,现在正发愁怎么还呢?”李女士觉得,网购的直接结果就是导致乱花钱。比如去实体店购物,要花时间和精力,还要有心情,有时候忍忍购物瘾就很快过去了,但是网购不一样,逛和购都很容易,能不乱花钱吗?网购的最大“坏处”就是选择实在太多了,单位价格又特别吸引,“总让人觉得特别划算,醒目的降价信息特别能吸引眼球,也总是会让我忘记了这个东西究竟有没有用。”据李女士统计,在过去几个月里,她购买的上万元产品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没有长久的使用价值,这种惨痛的代价让她最终做出了“远离网购”的决定。

  南方日报记者 程鹏

  NO:“失控”的并不是网购行为本身

  资深网民艾丽虽然在网购中的话费不多,但她对网购是否导致乱花钱的看法是NO、艾丽认为,在如今的网络世界中,时常会看到有网友在对自己因为网购而不知不觉中加大了生活的开销的说法,同时也让网购这种行为常常与“乱花钱”之间划上了等号。其实网购作为一种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其定位更多的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消费工具,网购本身并不会对消费者带来多大的损失,只是利用“网购”这个工具的消费者,本身并没有控制住自己的购物欲。而网购这个工具又带来了比实体店购买更加便利的消费体验,所以,消费者感觉就“失控”了。试问,你在实体店买的东西就一定是每件都有用吗?

  艾丽认为,网购本身是电子商务兴起后,对广大网民生活习惯的一种直接影响,回顾当初,互联网刚刚兴起时会导致有人因为接触互联网而患上了“网瘾”,也有人因为接触了互联网而发明了谷歌、百度、腾讯等,更有人因为接触了互联网而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和理想,而回过头来看互联网的发展,已经不会再有人否定互联网存在的必要性和在历史上的地位,而网购的发展随着消费者对其认识的不断加深,也会更加体现出其价值。

  

  哪里有解“淘上瘾”的药?

  中了网购快捷、方便、实惠的“毒”,很容易就成为一个网购上瘾患者,一笔几十,又一笔几百的账单签出去,等到年底总结晒账单的时候会发现,最终的那个数字大到有点惊人,没办法,积少成多,积沙成塔,说的就是这个。以及其他诸如对着电脑太久引发肩颈疾病,鼠标按太多导致鼠标手等后遗症。当然,网购上瘾症并非不可医,这里,我们就提供几味解药供患者参考。

  解药一:做一个有计划的人

  是的,从今天起,做一个有计划的人,没有列明的购物清单,拒绝上网输入电子商务平台网址。不要小看购物清单,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实际需求,制定购物计划,严格对照购物清单进行选购。

  解药二:不要太快作出决定

  对购物清单以外的商品有所动摇时,请不要立刻做决定,请仔细考量该商品的实用度,并搁置24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果这段时间过去之后还是对该商品充满着“非买不可”的念头,那再考虑购买吧。

  解药三:对支付功能进行限制

  网购之所以吸引人的其中一个特质,就是支付方便,只要开通网上银行,轻点几下鼠标,就可以进行操作了。尤其是部分电子商务平台开通的快捷支付功能,连网银的KEY、输入银行账号之类的程序都不用,直接输入密码和验证码就可以了,一定程度上激发了部分人的购物热情。所以最好对网银每天的在线支付上限进行限制,控制在一定的金额内。

  解药四:到线下挖掘实惠

  超市卖场的限时半价,商场的节庆促销,积分累计换购,批发市场直接淘宝,等等,除了死盯着电脑,还有很多现实有趣的实惠等待你去挖掘。尤其是品牌商品,现在相当多品牌线上线下的价格差越来越小,相比较线上,实体店常常有更多的促销优惠。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