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蒙牛要“牛”,不能只靠换产品包装

蒙牛要“牛”,不能只靠换产品包装

  9月20日,蒙牛“新形象”在北京发布,将以往产品包装上的“蓝天白云下成群奶牛漫步草原”的景象,用“青草下一滴牛奶”代替,与新的品牌口号“只为点滴幸福”相呼应。此次大规模换装是蒙牛成立13年来首次更换包装,被认为是和负面形象“一刀两断”。(9月21日 环球网)

  近年来,曾创下“蒙牛奇迹”、“蒙牛速度”的蒙牛集团话题不断。前被指为圣源奶粉“激素门”的幕后导演,后被披露“老酸奶”由烂皮鞋制作。前后双重打击让身为乳企巨头的蒙牛屡陷低谷。蒙牛销售市场的低迷缘由哪般?

  表面看来,乳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带来乳企间的恶性营销是罪魁祸首。其实不然,同行业之间为了竞争市场,相互诋毁、相互绞杀在所难免。若企业自身清白,对手又何来“小辫子”可抓?蒙牛企业在生存发展上只围绕“利润最大化”,而忘了与“消费者价值最大化”平衡开展,从而使企业自身陷入“信任危机”。

  蒙牛此次换装已在视觉上“改头换面”,但要“洗心革面”,并不在于产品穿什么样的衣服。而在于改变企业的经营理念,重塑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笔者认为,蒙牛首先要把好源头关,从种草、养牛开始,实现全产业链地运作,保证牛奶质量安全。在营销方式上,采取收缩战略,有多少奶源,就做多大的市场。不要为了扩张市场、抢占份额而丢掉名声。只有踏踏实实把好质量关,认认真真做好产品,民众才买的放心、喝的安心。

  孔子在《论语》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缺失诚信,就不可能做成什么事情,更不可能在社会上立身处事。对于企业更是如此,虽然要重拾消费者信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可能让企业在短期内出现效益下滑,这必定是暂时的。产品质量的基础、民众信赖的基础才是企业发展的前提。

  但愿蒙牛企业能重现广告画面上“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场景,创造更多的“奇迹”和“速度”,我们期待着!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