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权力让经适房变“官适房”
自“房妹”事件出现以来,郑州政府相关部门就采取了一种极为对抗的态度,从辟谣到缄默,从撒谎到和稀泥,整个事件也在爆料——辟谣——爆料被证实中不断向深层推进。而其表现出来的种种不配合以及对网络监督的反感,最终被证明是在维护一个巨大的内部利益体系。据媒体报道,数据显示,近年来,供市民公开选购的郑州经适房房源,仅占总房源的1/3,其余都被各级职能部门层层“盘剥”,大多落入了各级官员手里,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官适房”。
应当认识到,“房妹”的产生和被曝光并不是偶然的,正是因为有巨大的经适房黑幕,存在了太多的类似“房妹”一样的人,所以难免会有个别露头的被抓住。冰山下面的体积太大了,想不发现都很难。而郑州政府各部门表现出来的努力维护,也无非是在维护自身的利益:既害怕追查太深发现“房妹”并不是个案,而是几乎全体相关部门参与的一次分房盛宴;又害怕“房妹”被揪出和处罚后,下一个倒霉的就是自己了。
经适房会出问题,几乎是当初大规模建设保障房时就可以肯定的事。但是由于中央的再三要求在分配环节做到公开公正透明,以及各地纷纷建立自己的信息库,反覆开会强调加强监督。所以我们一度以为即便出问题,也只会是局部的、个别的小问题。但是郑州却让人大跌眼镜,其在事件中反映出来的集体性、严重性、大范围性让人害怕。
可以说,在“房妹”背后,郑州经适房黑幕的事实证明,在经适房这巨大的利益面前,同时在政府一手掌握了其利益分配的绝对权力之下,没有人能经得住诱惑。而部门内部的自己监督自己,相关部门之间的互相监督,在利益共享下也成为了摆设,大鱼反倒把更多的钓鱼者拉入了污水之中。而经适房就像一个美女一般,从开发之初就被所有经手者一路揩油,摸到最后,盼媳妇盼的望眼欲穿的群众得到的只剩下了皑皑白骨。
我们也几乎可以肯定,不仅“房妹”不是个案,郑州也绝不是个案。在天量的保障房面前,政府立项、政府建设、政府分配,那么政府从中攫取也就成了必然。只不过很多地方政府做的还算相对公开,其预留也好,内部先分配也罢,都经过了一定的程序,分配对象也往往都是无房的年轻公务员。而诸如郑州这样的则走上了歪路,将保障房当作了致富途径,把经适房活生生发展成了“官员致富适用房”。
而一个个“房叔”、“房婶”、“房妹”的陆续出现,也拷问着政府在保障房上的现行监督制度。相比被挖出来的腐败者,我们更关心的是腐败的漏洞在哪里?郑州的经适房黑幕中,不仅是房管部门,其他政府部门,甚至包括派出所都有所涉及,其一窝乱和一窝烂的现象,甩给我们的是一个让群众看上去难以根治的顽疾。这极大的损害了政府的形象,三分之二的社会资源被官员抽走,也让群众丧失了信心。
我们不知道郑州究竟还有多少个“房妹”,也不知道全国究竟还有多少个“郑州”。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一次以房产为核心的反腐,显得迫在眉睫。同时,在问题不断的保障房分配上,我们不仅仍要把完善监督这句说烂了的话再说上一万遍,还要考虑是否在法律层面上对这类大额侵占公共利益者,予以更严厉的司法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