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大股东加速减持正日益演化成市场的深层隐患

大股东加速减持正日益演化成市场的深层隐患

截止到2019年3月12日,沪深两市今年共有407家上市公司公布了759份大股东减持计划,合计减持83亿股,减持估值达到909亿元,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884亿元。不仅如此,随着行情的转暖,大股东减持有明显的提速趋势,仅3月份的前8个交易日,就公布了175份减持计划,减持速度空前绝后。可以预见,随着行情的进一步演变和大规模解禁潮的到来,大小非减持将对市场形成愈益加重的扩容压力,并成为行情从反弹向反转演变的重要阻滞力量。
      中国股市正面临着基本制度建设和监管机制变革的全面转型,无论是市场信心的修复还是市场信用的完善,都需要一个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需要一个弃旧图新、稳中向上的市场局面。虽然管理层正在千方百计地引进外部资金,市场的稳中向好也会吸引更多的场外资金,但大规模解禁潮的到来和大股东的逆势抛售,都既会挫伤市场的做多热情,也会减弱投资者对公司发展的稳定预期。尤其是对个股来说,大股东的大规模减持套现对投资者的心理影响极为负面,一出减持方案股价就跌停的状况更使投资者防不胜防和提心吊胆。科创板的推出对创业板是短期利好长期利空,大股东对市场的宏观走势与企业的发展前景心知肚明,减持套现的高峰还远没有到来。如果放任这种状况继续下去,不对大小非减持做岀公平而又合理的制度规范,那么,市场的隐患就会不断加剧,发展的前景也很难持续乐观。
      做好做大做强公司主业,是政府高层在“两会”上对企业家提出的最新要求,但现实的状况却正好相反。为了减持套现,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不惜放弃每年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年薪,在过去两年中每年有上万名高管选择辞职,甚至有几百名董事长离任,这不但不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而且还会对公司经营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放纵大股东的减持套现,不但不是在支持实体经济,反而是在毁灭实体经济。上市公司是股票市场的基石,这个基石如果发生动摇,就是对股市的致命摧毁和摧残。监管机制的过度扭曲所形成的深不可测的市场黑洞,已经到了需要尽快填补、刻不容缓的的程度!不如此,股市的生态环境就很难有大的改变,暴涨暴跌的恶性循环就会周而复始地在市场出现。拖的时间越长,积累的矛盾就会越多,久而久之,就会变得积重难返!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