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一届监管者的六个期许
辞旧迎新,气象万千。易会满主席就职58天,我对他的总体印象和评价良好。尽管上届监管者遗祸的阴霾毒雾还没有彻底驱散,但市场已经普遍出现了人心向好、人心向善、人心向上的有利局面;尽管现在的市场监管仍有一些让人诟病之处,但以“四个敬畏”为主要特征的监管归位正在逐步得到落实和体现;尽管股巿的基本制度建设还没有正式提上日程,但监管举措正出现心照不宣的拨乱反正、弃旧图新和正本清源。这样良好的监管开局和市场走势,为历届证监会主席上任之初所少见。市场谈论牛市和期盼牛市的热烈场景和乐观心态既是对新一届监管者的肯定和期许,也是市场人心稳定、信心恢复和信用提升的全新体现。
已有28年历史的中国股市积弊深重而又深远,远非一朝一夕或靠个人的一己之力所能彻底改变。但只要调整好股市的发展方向和监管的功能定位,加大力度推进中国股市的基本制度建设,“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中国股市就一定能走出阴霾走向晴朗,迎来峰回路转弃旧图新的崭新明天。
1、监管者应当深刻反思上届监管者外行、任性、冷血的监管方式与监管机制,对股票市场的内在机理和客观机制进行深入而又深刻的制度反思,把股市从单纯的经济“晴雨表”功能上升为经济的“发动机”功能,把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升级和推动科技创新作为股市的基本职能和监管的核心使命,真正使股票市场成为国家在全球经济角逐中的最核心竞争力。
2、监管者必须切实理解和真正落实“四个敬畏”的深刻内涵与逻辑联系,以此来指导股市监管和政策调整。市场的归市场,监管的归监管;交易所的职能归还交易所,证监会的功能回归证监会;把股票市场的基本功能悉数恢复,把人为附加给市场的统统剔除。自由交易必须成为市场灵魂,买者自负必须成为股市原则。“窗口指导”、行政干预、“股市扶贫”这类与市场经济和股份经济水火不容的逻辑颠倒必须重新颠倒过来。
3、监管者需要重新给股市定位,重融资而轻投资的局面必须改变。最小的市场干预与最大限度的投资者保护应当成为中国股市的监管宗旨,对融资者过度青睐和对投资者过分冷漠的状况必须尽快改变。对投资者利益的全巿场保护和全方位维护应该成为监管机构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肆意践踏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必须予以严厉追究并严加惩办。
4、监管者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在二级市场而不是一级市场,尽心竭力地把中国股市打造成一个信息高度透明、规则健全完善、运行健康有序的让投资者信任的投资场所。必须尽快建立市场化的退市制度,股市光吃不拉的状况应该尽快结束。对于财务欺诈和违法行为,必须有严刑竣法侍候,以大幅提高市场的违法成本。对无视和蔑视股市制度的以身试法行为,不但要罚得倾家荡产,而且要把牢底坐穿。长生生物因管理者违法而给投资者造成的巨额损失有必要进行损害赔偿,不但要把全部罚款赔偿给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还要鼓励投资者参与法律诉讼。这既是“三公”原则的客观要求,又是健康股市的基本要件。
5、监管者要把市场效率作为监管绩效的衡量标准,规模扩张必须依从和服从于市场效率。充分竞争和优胜劣汰,是市场效率的制度源泉。一个健康而有效率的市场,绝不能盛行择劣弃优的“逆淘汰机制”,绝不能乱搞摧毁市场供求关系的IPO大跃进。效率不能重于规模,资源的优化配置就成了无源之水,股市的财富效应就成了无本之木。在这样的市场上,不但不会增加社会财富,反而会践踏和毁灭社会财富。三年来中国股市几十万亿的社会财富无谓蒸发,监管扭曲的“有形之手”恰恰在其中起了推波助澜的负面作用。
6、监管者应以法治和自律作为基本的监管准则,以建设科创板的精神和效率推进中国股市的基本制度建设。上市公司的退市制度、财务造假的惩戒制度和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制度这些在正常股市中一个都不能少的基本制度建设再也不能无限期地拖下去了。市场不但要对监管乱政甚至监管恶政说不,而且要给监管庸政和监管惰政亮起红灯。没有股市的基本制度建设和市场监管的自律和他律,市场运行就会混乱无序,监管机制就会扩张无度,投资行为就会瞎子摸象。在一个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股票市场上,政府损失的是权威,市场损失的机制,股民损失的是财富,社会损失的是信用,经济损失的是效率——这种全盘皆输的局面不仅对中国股市,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有着巨大的破坏性和杀伤力!
投资重于融资,出口决定入口,效率优于规模——这些基本的市场常识应当成为股市监管不能无视也不能轻视的行动指南。股市监管从缺位错位越位到理性回归本位的过程,有一个最简单也最明了的判别基准:证监会是门庭若市还是门可罗雀。一个正常和有效率的市场监管,一定会让市场的功能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一定会使市场的魅力和效率得以全面提升,一定会把市场的信心和信用展现得淋漓尽致。有了正常的股市监管,投资者才能对市场趋之若鹜而不是退避三舍,股票市场才能为中国的改革与发展释放出强大动力、充分助力和无限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