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中国经济的噩梦才刚开始

中国经济的噩梦才刚开始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众人对于市场局势议论纷纷,显然令人担忧。一些分析师指出中国将面临史无前例的信贷泡沫,一些则指中国已不再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一大动力。产能过剩仍还是中国的一大经济问题之一。所谓产能过剩,指的是消费能力的总和小于生产能力的总和。如今,产能过剩以及各种津贴已特别威胁了特定的产业,对于中国总体市场而言更是存在着严重威胁。追根究底,投资引导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形成中国产能过剩的一大因素。

  中国政府即雷曼兄弟经济危机之后,投入4万亿元的刺激经济增长的方案,原为了避免大规模的失业现象,实际是恶化了产能过剩的问题。PIMCO的RajaMukherji指出,中国实际是在拥有13万亿元投资的同时,推出了如此的刺激经济增长的方案。

  “中国在2008年推行的经济增长刺激方案,对于稳定市场虽然是有必要的,但此方案金额似乎过大、过于关注固定资产、也过于着重建筑领域。”“在市场经济萎缩,直接影响出口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萎缩的时局中,这个方案导致了中国国内建筑业材质产能的有了巨大增长,最终使得这些产业面临严重产能过剩的问题。”

  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在统计上和实际上已基本告别8%,而且在今后7年中瓶颈增速下降至6%左右,高盛中国区主席及首席投资策略师哈继铭研究表示。

  先从短期来看,二季度增长继续疲软。哈继铭判断。公开信息方面,今年4、5月份的外贸、生产、投资、货币、融资以及工业生产者物价数据都显示二季度经济增长将会继续放缓。另外,汇丰制造业PMI指数在5月份下滑至49.2,7个月以来首次位于50枯荣线以下。虽然官方制造业PMI小幅回升,但是统计范围在2013年1月起从之前的280家企业增加至3000家,使得前后数据不可比。根据之前的统计口径,在过去7年中,5月份平均比4月份低2.7。我们预计2季度增速将在7.5%左右,且下行风险较大。

  虽然经济活动不振,但哈继铭认为现阶段不太可能出台刺激政策。他认为,由于领导层多次表示中国应该把重点放在增长的质量,而非速度上,所以中国不太可能出台宽松政策。哈继铭预计在贸易顺差和人民币国际化大环境的带动下,人民币将继续升值,但是由于出口增速下降以及贸易竞争对手主动贬值货币,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将有所放缓。自去年8月份以来,人民币兑美金已升值4.2%。

  许多研究员和投资者都认为中国当前经济下降是周期性的,增速将很快加快至8%甚至更高。然而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在统计上和实际上已基本告别8%,而且在今后7年中(至2020年)平均增速下降至6%。哈继铭表示。

  哈继铭认为主要有三大原因将导致“辞八迎六”时代的到来。首先,从2014年开始,政府可能不愿意再维持7%以上的经济增长。去年11月份召开的“十八大”要求2010~2020年间实现GDP翻一番,由于中国经济增速在2011年和2012年分别达到9.3%和7.8%,这意味着2013年~2020年间平均增长6.8%即可达标。

  第二,考虑到经济再平衡,在此期间GDP实际平均增速可能降至6%以下。作为经济失衡的一个标准,投资在GDP中的比重长期过高,需要调整至更加合理的水平。第三则是由于中国的空气和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经济增长还将受制于环境的恶化。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