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五大议题决定美大选走向 “中国牌”成利器

五大议题决定美大选走向 “中国牌”成利器

由于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在2012年的美国大选中,经济议题占据了压倒性地位。同时,美国作为惟一的超级大国,其军事能力和外交地位也对美国选民心理具有微妙影响。

  人民网刊文称,今年美国大选中,总统奥巴马和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在经济抉择、医疗保障、政府开支和美国地位等话题上展开了激烈辩论。与此同时,从属于经济议题,但又同美国地位直接挂钩的涉华议题也吸引了不少关注。

  第一大议题是:谁能让美国人过得更好。无论美国总统奥巴马还是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他们的经济政策主张都经历了不小的变动。在一开始,两人甚至有不少共通之处:奥巴马一上任就彻底贯彻凯恩斯主义;而罗姆尼在经济衰退之初也表态支援经济刺激计划,区别仅在他希望的刺激计划投入小一些、倾向减税更多一些。

  第二大议题关于医保改革。在这个“战场”上,奥巴马似乎已经领先一步。根据GFK市场调查公司与美联社联合举行的民调,大多数人已经开始接受“奥巴马医改”。这份上月底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大约41%的民众认为,“奥巴马医改”将在做小规模修改后得到实施;大约31%的民众认为,“奥巴马医改”将在做大规模修改后实施。

  第三大议题——财政政策是大选中的“主战场”。在奥巴马和罗姆尼之间,最大的鸿沟也许存在于财政政策。奥巴马的财政政策相对温和,不会让联邦政府“伤筋动骨”。他提议,对富人增税以解决政府赤字和经济不公,对制造业减税、投资基础设施以刺激经济创造就业。

  罗姆尼的财政提案描绘出一个迥然不同的未来道路。在他的构想中,未来的联邦政府将更小、更巧,一些项目将彻底放给各州,够资格享受社会保障的人群将减少,以防止社会保障网路成为一个“吊床”,让“身体健全的人沉溺于倚靠别人生活”。

  第四大议题,即外交与安全政策。奥巴马和罗姆尼看起来差异很大,但实际上“形不似”却“神似”——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继续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
  对外政策上最大的区别在大国关系上。罗姆尼将俄罗斯称为“美国头号地缘政治敌人”,并称要对中国强硬。虽然两人都将确保美国霸权地位作目标,但作为现任总统的奥巴马言辞当然没有这么强硬和不留余地。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牌”已经成为竞选的“利器”,也是备受关注的第五大议题。在对华政策上,本次大选中真正的政策观点相对较少。罗姆尼多次批评奥巴马政府对华过于软弱,称一旦当选,他将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

  罗姆尼阵营打“中国牌”已有数轮。在最新的一轮中,他的竞选阵营上月推出一份竞选广告,称奥巴马未能阻止中国采取“欺诈性”贸易政策,指责在奥巴马任内,美国流失了58.2万个制造业工作机会,而与此同时,中国的制造业蓬勃发展,超过了美国。而罗姆尼本人则在竞选活动中宣称中国政府刻意压低人民币汇率,导致美国制造业工作流失。

  奥巴马则反唇相讥称罗姆尼“出口美国工作”,并曾投资中国公司。他将主攻方向集中在为美国人“重夺”所谓流失给中国的制造业工作岗位、在贸易领域对中国所谓“不公平竞争”加大追查力度上。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