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从白酒股暴炒看蓝筹暴跌

从白酒股暴炒看蓝筹暴跌

何为价值投资?在沪港通、深港通开通之前,这在A股市场似乎只是一个概念,股民不相信价值投资,机构也不相信价值投资,他们只青睐“炒小、炒新、炒差”。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正式开通,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正式开通。港股是一个高度开放、高度国际化的成熟市场,它机构投资者为主体,其中机构投资者占相当大比例。

何为成熟市场?价值投资与理性估值是它的主要特征。目前香港主板股价不足1港元的股票多达700多只,创业板股价不足1港元的股票多达280只,港股合计有多达1000只股票的股价不足1港元。原先我们曾大胆设想:当沪港通或深港通开通后,内地股民最多花3个月,就可以消灭不足1港元的全部仙股,但事实证明:沪港通、深港通并未改变港股股价结构与市场生态,而且从港股通开放标的股来看,内地股民并未将A股暴炒低价股、对赌垃圾股的手法带入港股。这是港股之大幸,也是内地股民的大幸,他们并未为低价股接盘。

与此同时,香港的大蓝筹深受境内外机构投资者的长期追捧,它们才是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的最佳标的。以成长性最好的腾讯控股为例,2014年3月其股价一度高达646港元,2014年5月每股分拆为5股后,股价最低下探104.5港元,2018年1月股价最高为476.6港元。很显然,机构投资者是追逐高成长股的。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港股中有10多只百元股,常年稳定在100港元之上,成为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的首选标的。在这些公司中,恒生银行就是它们的杰出代表,近30年来,它一直坚持“按季分红”、一年分红四次,每年现金分红都保持了每10股派现60港元的高水平。正因如此,价值投资者不离不弃,始终追随它,目前恒生银行股价为180港元左右。

何为成熟市场?在股市巨幅波动中,大蓝筹成为股市的中流砥柱和压舱石。2018年2月9日,全球黑色星期五,股港跌破3万点,收于29507点,收跌3.1%。然而,在没有涨跌幅限制,而且实行T+0回转交易的香港主板,其跌幅达到或超过10%的个股仅有26只,比平时略多,其中跌幅超过15%的股票只有1只。相反,实行严格涨跌幅限制的内地A股却有100多只股票达到10%的跌停板。这也是成熟市场与非成熟市场的显著差异。

价值投资是对投资标的长期追随,其股价上涨是业绩成长支撑的结果。以恒生银行为例,投资者决不会暴炒,其股价更不会一步到位。从2009年3月开始,港股开启了长达9年之久的一轮慢牛,以恒生银行为代表的大蓝筹也经历了一轮慢牛的从容上涨。

2009年3月,恒生银行最低股价为67港元,2017年10月最高股价为195.3港元,8年半累计涨幅高达190%,年均涨幅约为13%。这正是大蓝筹在港股大牛市中的从容而稳健的风采。2017年历经四次现金分红后,恒生银行又经历了近一周美股黑色星期五、黑色星期一、黑色星期四,但它仍稳收于177港元。这正是大蓝筹的“大将”风采。

下面我们再看看A股大蓝筹的“价值投资”风采:从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在不到两年时间内,几乎所有白酒股股价翻番,更有一批白酒股在两年不到的时间暴涨300%。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也在这两年内实现股价翻番,这种情景仅在2007年大牛市中出现过一次;招商银行在这两年内更是大涨了150%,这种情形在招行IPO以来仅出现过两次。

正是因为这种大蓝筹行情爆发在上证综指的低迷期,而且中小板与创业板节节滑落,尤其是创业板平均市盈率从2016年2月中旬的82倍,一直下降至现在的42倍,这确实让大多数股民傻眼,由于这两年大批蓝筹股走出了顽强向上的坚挺行情,这让股民不禁怀疑“这是熊市吗?”这种全新的“结构性牛市”更让那些一直衷情于中小创的炒家及庄家、牛散一时无语。正因如此,蓝筹股的炒家在2017年下半年顺势将“价值投资”变成了活生生的“价值投机”,他们一边给股民灌输“价值投资”理念以及消费升级的观念,另一边却在加速拉升白酒股及银行股进行最后冲刺,随时准备走人。

TOP

发新话题